景区门票本地6元外地30元气走游客,差别定价惹争议

本地6元外地30元,差别定价引不满

近日,某景区门票”本地6元外地30元”的差别定价政策引发游客强烈不满。不少外地游客直言”被区别对待”,甚至有人愤而退票。这种定价策略看似照顾本地居民,实则伤害了外地游客的情感,也让景区口碑受损。

为什么同样的景区,本地人和外地人票价差距这么大?景区解释说这是惠民政策,但游客们显然不买账。一位来自山东的游客吐槽:”我们大老远跑来旅游,反而要花更多钱,这哪是欢迎游客?分明是赶客!”

差别定价是否合理?

景区门票实行本地优惠并非个例,但差价如此悬殊确实罕见。支持者认为,本地居民为景区建设纳税,理应享受优惠;反对者则指出,景区维护费用本就来自公共财政,不该对外地游客”薅羊毛”。

更关键的是,这种定价方式让游客感觉被”宰客”。有网友算了一笔账:一家五口来玩,光门票就要多花120元,相当于一顿饭钱。景区如果真想惠民,为何不统一低价?毕竟6元票价证明景区根本不靠门票赚钱。

游客体验才是核心竞争力

与其在门票上动心思,不如提升服务质量。现在游客越来越看重体验感,差几块钱门票影响不大,但差别对待会让人心里不舒服。

看看那些热门景区,哪个是靠高票价留住游客的?迪士尼门票虽贵,但服务跟得上;相反,某些景区一边喊着”欢迎游客”,一边搞差别定价,这不是自相矛盾吗?

景区管理需要新思路

其实景区完全可以用其他方式惠民:本地居民凭身份证免费参观特定日期,平时统一票价;或者推出套票、年卡等灵活方案。这样既照顾了本地人,又不会让外地游客感到被歧视。

说到底,旅游经济讲究口碑传播。一个让游客感到不公平的景区,哪怕门票再便宜,也留不住人心。与其纠结几块钱差价,不如想想怎么让所有游客都玩得开心——这才是景区长久进步的正道。